给儿子的信:文学也是值得选择的专业
文 | 朱永新
亲爱的儿子:
有时候想和你当面聊聊,怕一下子说不透彻,还是写这封信和你谈谈心吧。
其实,人与人之间绝大部分的矛盾、纠纷,都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,亲人之间也不例外。
我们虽然经常有见面的机会,但真正共同的活动和深入的交流并不太多,所以,也多少有些像“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”。所以,这两年我们围绕你今后职业的争论,就很正常了。
不过,这封信的内容,并不是再一次的劝说,而是一次梳理后的沟通,只是想把我的想法完整地告诉你,便于你参考。
有人说,人生就是努力加机遇。努力,是不断完善自己,加强自己的实力;机遇,是各种各样的机会来临时,能够及时把握。但是,如何辨别机遇、把握机遇呢?这里就涉及选择,选择的眼光,选择的勇气,选择的魄力。
所以,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,人生就是选择。从小的角度来看,吃饭时你选择哪些菜肴食物,会直接影响你的健康;生活中你选择什么样的朋友,会直接影响你的幸福。从大的角度来看,人生有三个最重要的选择:专业、婚姻、职业。
人生第一次相对重要的选择是专业。
专业本来不是那么十分重要,而且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们自己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职业观还没有真正形成,所以,在发达国家,大学的前两年一般是不分专业的,让学生有比较多的时间熟悉和选择不同的专业。
而且,即使选择了专业,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等及时转换变化。在学生毕业的时候,用人单位也不是特别严格地强调“专业对口”,而是根据学生的“学力”来录用人才。
但是,我们的大学往往与职业联系得非常紧密,而且在学校中转专业比较困难,毕业时用人单位也相对比较强调“专业对口”。这样,选择专业就显得比较重要。
可能你一直到现在对选择的专业仍然“耿耿于怀”。在苏州中学国际班学习的时候,你学的是理科,成绩也不错。如果当时学一个理工科专业,成为一个工程技术人才,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或者,选择一个比较时髦的专业,什么金融啊,国际贸易啊,税收啊,法律啊,等等,就业也更加容易。甚至,选择一门外语,以后做外交官,也是非常好的选择,因为你有学习语言的天赋,在高中阶段,你几乎没有花多少工夫,就把大学的四六级英语考试通过了。
但是,你最终选择了文学。这里面虽然有我们的参谋,有学校的建议,但最终的决定权,我们是交给你的。后来你认为文学是一个“无底洞”,无边无际,很难成为真正的专家,甚至产生了把文学作为职业的恐惧,让我一度感到很不解。